中国造船业再获大单!
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持续火热,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汽车运输船就是其中之一。
(资料图)
据央视财经4月20日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汽车的远洋运输主要使用的是5000车级到6000车级的汽车运输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的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达到24艘,均由我国船企承接。
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新能车出口需求大增带火运输船
据央视财经4月20日报道,在上海的一家造船厂,一艘7600车汽车运输船已经完成分段建造,在船台进行搭载焊接。总工艺师朱锦标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出口越来越多,同时其运输安全要求又不同于传统的燃油车,所以他们在设计这艘船的时候,就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来装载不同类型的车辆。
记者了解到,目前汽车的远洋运输主要使用的是5000车级到6000车级的汽车运输船。随着汽车出口的火热,大型船已成为汽车运输船新订单的主流。朱锦标告诉记者,除了正在建造的几艘7000车级的汽车运输船,他们还承接了更大级别的9000车级的汽车运输船订单。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的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达到24艘,均由我国船企承接。
尽管订单不断增加,但对一艘庞大的汽车运输船来说,建造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运输船运力供给仍然偏紧。各地也出台举措,为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驾护航。
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物流公司,员工们正忙着打电话敲定船期、订舱位。负责人洪宪林告诉记者,现在,多数航线的舱位已经较充足,运价比去年最高点也有所下降。今年相对于去年来说,运价大概有5%~10%的下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洪宪林说,这主要得益于集装箱运输对汽车运力紧张的缓解。但新能源汽车携带的动力电池属于危险品,集装箱运输比较复杂,因此,新能源汽车厂商更倾向于选择汽车运输船。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出口最火热的欧洲航线,舱位仍然比较紧张。
日前,深圳市也出台方案,对经深圳港海上运输外贸出口的汽车,和汽车滚装航线航次给予资助,鼓励车企从深圳港出口车辆。
我国首季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62.9%
4月20日,国新办就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陶青表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3大特点。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
首先是稳中向好。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和50.8%,为世界第一。2022年,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量居全球第一。
稳中求进。高端船型取得新突破,截至3月底,全球共交付了6艘24000TEU级集装箱船,全部都由中国船厂建造;我国船企抓住汽车运输船市场回升的有利时机,包揽了今年一季度全球24艘汽车运输船建造订单。此外,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工程进展顺利,总体进度已达91%,正在全面调试和内装完工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交付。
稳中提质。船舶订单质量明显提升,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1—3月,我国新接船舶订单结构优化,修载比达到0.485,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以来,我国新接订单中绿色动力船舶占比约50%。
“总体来看,我国船舶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产业发展也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陶青说。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中国造船巨头拿下法国210亿大单
据中国船舶报报道,4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在北京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建造2型16艘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此次订单包括12艘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这也是中国船舶集团首次批量承接甲醇燃料动力箱船订单。
官网信息显示,中国船舶集团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4家,资产总额8900亿元,员工22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目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共计有11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船舶、中船应急、中船汉光、中船科技、中船防务、久之洋、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国船舶租赁(港股)、昆船智能。对于上述A股公司来说,中国船舶集团拿下的合作大单无疑是一个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在近日发布研报称船舶大周期已然到来,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复苏。短期来看,2022年以来,新造船价持续上涨而船用钢板价格持续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长期来看,在国际船舶低碳减排政策驱动+旧船替换需求的影响下,船舶行业有望迎来长期的确定性的景气向上。经过我们的测算,我们发现未来5年散货船+油船将迎确定性订单潮,否则航运的需求缺口将会明显扩大。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则进一步强化了在周期上行早期,龙头抢单的优势。
从供给端看,全球产能基本出清,世界造船看中国。受前期海运市场长期低迷影响,全球活跃造船厂商持续减少。根据Clarksons数据,全球活跃船厂从2008年的1014家下降至2022年373家。目前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造船市场份额50%,国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有6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前10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