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相关资料图)
185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居全国第五;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19.1%;地质灾害威胁人口70.95万人,关涉财产超300亿元……湖南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与巨大风险形成对比的,是湖南地质灾害防范方面取得的成效:近5年,年均因地质灾害死亡人数降至10人以下。
面对严峻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我省自然资源部门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综合防灾能力体系建设、快速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通过高水平防治,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防灾避灾,抢先一步
今年春节,益阳市桃江县大水田村村民李合先住上了新房子。去年6月,一场“端午水”,让他家原本依山而建的两层楼房被2000多立方米泥沙、碎石冲毁。“从没见过这么险的事,幸亏转移出来了。”李合先心有余悸。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端午水”,一种被称作“631”的防灾模式,成为村民化险为夷的关键。
“6”——提前6小时预报暴雨落区,吹响防灾集结号。
6月2日18时许,一条暴雨预报短信发到大水田村支书李海鹏手机上。李海鹏立即安排村干部、党员、网格员根据汛前排查的高中低风险等级展开巡查。
“3”——提前3小时预警,助力靶向调度。
20时38分,一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传来,“未来3小时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的警示让李海鹏意识到,必须立即执行“早转快转”。
“1”——提前1小时叫应,通过避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收到预警叫应后,村干部们密切关注降水情况,分工前往村中临坡临沟等危险地带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叫应。
6月3日凌晨3时左右,大水田村薛家湾组因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一间房屋全毁,一间房屋严重受损,一辆家用小汽车受损。但在“631”模式助力下,救命预警“跑赢”了天灾,村民及时避险转移到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631”模式,是省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水利、地震、应急管理及通信等部门协调联动,紧扣防汛救灾需求探索出的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模式,推进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强化点对点跟进响应,跑好“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秒钟”,交出一份“灾害总数多,人员伤亡少”的地质灾害防治成绩单。
减灾,技防支撑
在我省农村地区,切坡建房十分常见,这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2022年,省自然资源部门在长沙浏阳市、怀化洪江区部署开展切坡建房管控试点,控增量、去存量,解决切坡建房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
结合自建房排查整治,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整合资源、分步实施”原则,对2058户受威胁居民进行搬迁避让。其中,对规模小、危险性大、治理措施相对简单的隐患点采取排危除险措施,去年共完成409处排危除险。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的风险显著降低,受益群众满意度大于90%。
“2022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884起,其中,滑坡2561起、崩塌247起,为我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5月至7月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仲伯表示,这种特性的地质灾害靠“人防”远远不够,“技防”更得跟上。
湘北小镇临湘市羊楼司镇是省内降雨集中区,地质条件复杂,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61处,潜在威胁2083人。省自然资源厅以该镇为试点,在镇内安装雨量计40套、土壤含水率监测站10套、微芯桩65套,室内报警器167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显示屏11台,卫星移动终端167套,实现橙、黄、红三类风险精准预警。小镇灾情监测体系有了“哨兵”和“耳目”,镇上居民成功避让多起地质灾害。
推广羊楼司镇防灾成功经验,2022年我省共完成900处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点建设和并网运行,部署监测设备4009台套、设备平均在线率96%以上。超过3.7万人、15.78亿元财产得到强有力的技防手段保护。
治理,完善体系
“真正为人民群众撑起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伞,就得掌握抵御各种地质灾害的‘主动权’。”陈仲伯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加大防灾能力体系建设,这才是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根本。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全省域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省份。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派出工作组18029组次、工作人员55025人次,累计排查巡查隐患点70648点次,处置隐患点4181点次。
按照部署,至今年底,我省89个县市区的1:10000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将基本完成野外工作,并完成风险评价、数据库建设等后续工作。
在此基础上,全省可实现“人防+技防”和“隐患点+风险区”管控,打造精准地质灾害防控链条,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数据准,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