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稳中有升“新”意足——深圳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出炉

时间:2023-07-30 15:11:03

原标题:稳中有升“新”意足——深圳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出炉

日前,深圳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出炉——GDP增速6.3%,超出年初目标0.3%。

早在年初,深圳就为自己定下了增长6.0%的GDP年增长目标,目标增长率在四个超一线城市中居于首位。历经了疫情大考、承压着国际地缘政治剧变冲击,结构性、周期性风险叠加,经济体量超过三万亿的特大城市来说,每提升0.1个百分点都来之不易,需要顶住巨大压力,才能实现砥砺前行。


【资料图】

其中,工业占比将近四成,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大旗依然扛得稳当;全市进出口总额16763.68亿元,同比增长3.7%,依然是全国所有城市中的头把交椅。该稳的不仅稳得住,而且稳得牢。

更让人欣喜的是,深圳上半年的数据呈现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不仅稳中有“进”,更“新”意满满。

培育新支柱

带来“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不仅稳步回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于预期的增速背后是新赛道、新支柱产业注入的“加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两位数,占GDP增长继续超过四成,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扛把子”。

此外,新能源汽车一骑绝尘,成为高技术产品中最靓的仔。上半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0.2%。滚装船运力紧张,盐田港迅速畅集装箱出口模式;今年5月,新投产的小漠港迎来了第一条新能源汽车长龙由此出海。

这也不由得让人回想起14年前。那时深圳参与了全国首批的新能源车推广项目——“十城千辆”。从这个名字或许就能看出,当时国产新能源汽车产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也就是这一年,《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印发,2012年更是拿出了10年800亿的扶持计划。今天,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抢住先机,稳住未来。提前布局抢到的,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全球储能产业开始井喷,让储能这个多年不温不火的领域,一跃成为经济增长的爆发地。而此时,得益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的产业带动,深圳早已拥有基本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储能相关企业7000家,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工信部近日公示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深圳有310家企业上榜,新增数量全国城市第一。加上现有的442家,“小巨人”总数达到752家,升至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实现进位赶超。对小巨人们的精准服务、梯度培养,也是为深圳的明天蓄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拿出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优的政策、最好的生态,抢占新赛道、制胜新赛道。”深圳市委、市政府还自我加压,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抓住机会,更要造就机会。

瞄准关键点

为“加码”深圳争先

在深圳今年期中成绩单里,有一门考得尤其漂亮——投资。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反映了企业、市场对深圳的未来信心。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强劲,1—6月达到47.5%,远高于全国8.9%的水平;对比1—5月的增速又提高了11.7个百分点,这说明增速还在加快。

投资持续加码的背后,是深圳招商团主动瞄准关键产业,补链强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作为的脚步。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加54.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3%。

以深圳光明为例,这里布局了鹏城云脑、国家超算中心等众多机构,研究或应用方向中涵盖智能传感,于是德国的传感器产业,就成了他们德国之行的主要关注点;法国之行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坪山代表团则与顶级医药企业赛诺菲达成合作;制造业强区宝安代表团出访欧洲,与世界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谈妥扩产增资;航运门户盐田区,则在抵达新加坡走访了多家世界顶级航运、能源巨头,现场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盘点深圳截至目前的三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社会投资在年度投资计划中占比达到81.7%。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2022年底,深圳民营企业237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97%,民营经济有信心,信心的成色才更足。

“今年上半年深圳的民间投资增速将近20%,说明民营经济对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信心依然是强劲的”,深圳市发改委经济运行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打造新场景

点燃新消费

今年上半年,只要你有时间,在深圳就有过不完的“节”。从音乐节、戏剧节到简单生活节,从膨胀面包节到粉红咖啡节……人均年龄32.5岁的深圳最爱新鲜,各色消费新场景人气爆棚。

而这些“火热”现象呈现在深圳上半年经济单上,则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两位数——这在深圳这样拥有庞大消费规模的超一线城市并不常见,半年总额突破5000亿,更是历史性跨越。年初,深圳曾表示要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稳扎稳打。

这增长的背后,也有“近邻”的助力:根据香港入境处数据,六月整月,超过400万港人北上,周末较工作日多出超过两成,来深圳过周末成为港人风潮。

这份邻里亲厚,背后有着深圳的久久为功,力促深港消费深度融合。2月,罗湖为来深港人推出特色消费活动,送上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6月,深港合办的“港·潮流”购物节,带来近80家香港参展商和超130家香港品牌。深圳消费有了港人助力,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游也有了一个新的注脚。

天高云远

再造“新”意还看今朝

就在几天前,深圳发布了“20+8”第二批产业基金设立计划,目标规模85亿元,市场化配置5只产业专项基金,涉及工业母机等5个产业集群和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两个未来产业方向。市区引导基金出资70%,最高让利100%,使社会出资人实现理想的收益回报。

“我们坚信投资‘20+8’产业专项基金就是投资深圳的未来,必将共享深圳的繁荣与成功。”深圳市财政局局长代金涛现场表示。

上半年,深圳用来之不易的6.3%,为经济的稳健前行、持续向好写下注脚。其中得益于长期布局的前瞻,得益于当下应对的积极。半年成绩单里的“新”,桩桩件件都来之不易。

下半年的奋斗画卷已经展开,先行示范者勇挑大梁,是优秀者保持优秀的“习惯”。深圳将锚定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大步向前。

(总台记者 刘祎辰)

关键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