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
文 | 市值榜,作者 | 小戎,编辑 | 嘉辛
京东再次打响了价格战。
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后,京东百亿补贴频道于3月6日晚8点全面上线。用户打开京东APP,在首页显著位置即可看到京东百亿补贴频道,活动将长期在线。
京东方面称,京东百亿补贴是其联合品牌、商家直接对商品进行补贴,消费者无需领券等复杂操作,可直接抢购。
重新回归公众视野的刘强东,从放言“低价是唯一的基础性武器”,到抛出百亿补贴,京东的叫阵,来势汹汹。
京东对百亿补贴并不陌生。2019年6月1日,拼多多百亿补贴第一次上线,对全网热度最高的1万款商品大幅让利。
这被外界视为“冲着京东来的”。
不仅因为时间上与6·18京东大促相隔不远,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让利品类,就是京东赖以发家的3C家电。
补贴带来的效应是显著的,当年6·18期间,拼多多订单数突破11亿笔,GMV同比增长超300%。此后两年,拼多多的营收以每年200亿的速度递增,首度问鼎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快手等一干大企业也纷纷下场,玩起了百亿补贴。
流量,永远是互联网平台最看重的。而百亿补贴,恰恰补的是流量。有流量,就会有增量。
那么百亿补贴,究竟会在如今已经进入存量时代的电商,掀起多大的风暴?
01 京东为什么要搞百亿补贴?
买东西,便宜永远是王道。
尤其是线上,各家的商品摆在屏幕上,无论页面做得多么花,用户最认的还是一项标准:同品牌、同款产品、最低价格。
对于低价这件事,京东一点都不陌生。
向前倒推15年,京东依靠这种方式,打败了李国庆的当当网。向前倒推10年,京东依靠这种方式,打败了苏宁和国美。
再看得宽一些,线上的电商平台,也是这么把线下的实体商超干掉的。
拼多多入局的时候,谁也不相信,当时如日中天的阿里,和不甘落后的京东,还能让这个新人再从口中抢走一块蛋糕。
但就是从2019年6月开始,靠着百亿补贴这四个字,拼多多撬动了用户层级、迎来了月活暴涨,向资本市场讲出了继下沉之后的又一个新故事。
一个各方面都大获成功的故事。
第一,用户规模。在百亿补贴的刺激之下,拼多多在2020年末用户规模达到7.88亿,首度问鼎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第二,收入表现。
拼多多的营业总收入从2018年的100多亿元,先是冲到2019年的301亿元,再冲到2020年的594.92亿元。以每年200亿的进账速度递增。
第三,市值。
这样的成绩,直接将拼多多的市值从200多亿美元干到了超过2000亿美元,即使现在热度过去了点,也有1000亿美元。
当然,代价是,拼多多在2019年和2020年相继爆出了69.68亿元和71.8亿元的净亏损。2020年,营业收入不过594.92亿元的拼多多,营业费用就干到了503.51亿元。
也许有人说,百亿补贴是漫天撒钱,总有烧完的一天。
但现实状况是,我不需要烧钱烧到能让我自己的GMV把补贴赚回来,我只需要烧到对手跟不上我的脚步就行了。
就如同一群被狮子追逐的人,要想活命,不一定要跑得赢狮子,只需要跑赢队友。
无奈,当拼多多拿着百亿补贴大杀四方的时候,京东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低调做人,埋头钻研供应链。
供应链上来了,京东的价格却变“贵”了。
去年双11大促期间,刘强东在一封内部邮件时指出, “低价是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基础性武器……目前我们的零售业务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随着我们的3C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定价权,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在一二线城市,有消费能力的用户愿意为京东物流的时效性和自营商品信赖买单,让渡部分利益。
但从农村出来的刘强东,显然不会允许自家平台完全置下沉市场于不顾,有了供应链,还必须有更庞大的用户和丰富的SKU。
但2023年不是2019年,互联网大厂漫天撒钱的时代也已经过去,新的百亿补贴会是什么样的形式?钱又该从哪儿来?
02 百亿补贴,钱从哪儿来
投资人烧钱,犹如古代行军打仗,完全靠体力硬打硬拼的办法。早期这个方法可能很实用,只要对手跟不上,赢的就是我们。
但现在环境变了,拿融资难了,投资人的钱也不太可能坐视企业无休止地烧下去。
现在电商的百亿补贴,是靠品牌、商家的让利,加上自家的补贴一起,用一句口号,撬动平台上所有的资源。
亿邦动力的一篇报道揭开了京东百亿补贴的具体玩法。
百亿补贴被京东官方定位为“低价格心智的尖刀型日销场”。其主力客群,是对大牌标品有明确需求,以及价格敏感的用户。
京东的百亿补贴竞价模式为公开竞价,平台在后台发标,自营和POP商家以“盲标”形式自主参与竞价。
平台会设置最高起拍价和起拍库存,商家出价不能高于最高竞拍价,竞拍数量不得低于起拍库存,最后价低者中标。
若是竞拍价格一样,平台则会重点考察库存情况。据了解,即将开始的百亿补贴一期中,商家不可以添加库存,迭代后则会增加相关功能。
那么,平台和商家各自要付出多少?
先来看平台。
第三方数据研究团队“超对称技术”曾经发布过一份关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数据报告,2019年,百亿补贴产品GMV在350亿元左右,补贴合计约为50亿。
在不计算商家联合打折的情况下,仅靠拼多多平台的现金投入,每件商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15%,相当于拼多多靠自有资金实现了全场商品常年最低八五折。
(来源:国金证券)
而且,百亿补贴并不是雨露均沾,报告显示,以拼多多总商品数200万左右来计算,日均9000左右的百亿补贴商品量,相当于总量的不足0.5%,却贡献了10%左右的总GMV。
再来看商家。
对商家而言,百亿补贴是一道选择题。
要么选择让利,把自己的利润填进去作为百亿补贴的一部分。要么选择没有流量扶持,默默无闻地度过这个百亿补贴的窗口。
也有商家选择了不做。
例如,2020年双十一前夕,拼多多上线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计划将以补贴价开售。但到了开售当天,却发现“苹果专场”莫名其妙消失了。
当时有消息称,苹果方面对经销商折价销售的做法感到不满,担心长此以往会扰乱iPhone系列产品的价格体系。因此,要求经销商不得给拼多多渠道供货。
但更多的商家,需要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存货快速转起来。
时代周报曾援引参与过百亿补贴的一家家电经销商的介绍,想要参与这个活动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比价,同样的产品,价低者得,这迫使经销商在供应链上认真计算利润。
其次是要得到品牌方的授权和证明,只有授权还不行,还得让品牌方出具官方邮件来做证明,认可经销商参加百亿补贴活动的正当性。
商家的期待很简单,货要卖得动,存货卖完了没关系,但千万不能压货,压的时间越长,变现越困难。
正如如今直播带货“人货场”的概念,商家备好了货,就希望平台能够把“场”搭好,把人引进来,用人的效应形成强大的流量,再投入一部分自有资金补贴,商家自然愿意拿出足够的诚意,薄利多销,在保证不亏本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资金链运转得快一些。
从前述超对称技术的报告来看,在流量的驱使下,愿意让利参与补贴活动的商家数量一直在提升。而且,百亿补贴的参与,一直是PK式的,供过于求。
但随着京东将百亿补贴常态化,也许会诞生一个新的问题,当平台大量将流量入口倾斜给百亿补贴的商家时,没有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曝光率是否会被拉开差距?
03 谁还能玩得起百亿补贴
“嚷嚷自己百亿补贴的企业太多了,很多企业成立至今,都没卖出百亿,你是要把公司补贴给消费者吗?”这是2020年双十一前夕,面对清一色的百亿补贴战术,京东副总裁韩瑞的一次开火,直言百亿需要实力,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玩转。
这些年来,启动百亿补贴的平台有很多。除了财大气粗的阿里、京东、快手、拼多多等,也包括已经沦为二线,却咬着牙根也要跟上的苏宁。
甚至本来没有能力的企业也想试上一把,比如趣店旗下的奢侈品品牌万里目。
2020年,趣店旗下跨境奢侈品购物平台万里目上线,涵盖Gucci、Burberry、Louis Vuitton、La Mer等诸多奢侈品牌。
万里目的玩法不新鲜,一个是以社交电商的玩法引发裂变,例如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可以获得万里币奖励,购物直接抵扣现金。再一个就是百亿补贴。
然而,在当时,万里目的两个股东趣店和寺库的所有现金加在一起也不过22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喊出百亿补贴的口号,显然有点愚弄公众的智商。
玩不玩得起,在于平台有没有意愿、有没有钱,玩不玩得好,则考量着平台留住用户的能力。
电商平台的“老三家”都不差钱,阿里、京东、拼多多。最近公布财报的一个季度,三家的营收分别为2477.56亿元、2435.35亿元、355.04亿元。
但在留住用户这方面,当短视频平台日渐占据用户们的使用时长之时,这三家势必面临着挑战。
据QuestMobile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2022年,移动App相应的用户时长占比上,腾讯系、抖音系、快手系、百度系、阿里系分别为33.6%、24.5%、10.2%、8.0%、6.2%。没有京东。
道理很简单,一天就24小时,刷完了微信、抖音、快手,自然没有时间再去看淘宝和京东。
新一轮百亿补贴打响之后,压力来到了京东这边。增量已经很难再获得,只能多从存量中寻找机会。
而且,你的增量,就意味着竞对的减量,争抢的难度,显然比拼多多的时代要大了许多,当然,这也是当下整个行业竞争所处的常态。
参考文献:
[1]亿邦动力《京东百亿补贴内情:1小时秘密培训,还有9块9包邮,3月1日打第一枪》
[2]壹观察《数码界顶级流量之争:聚划算百亿补贴打造第一平台》
[3]超对称技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到底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