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每日讯息!转行的35岁程序员们

时间:2022-10-27 10:08:3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深燃,作者 | 李秋涵,编辑 | 魏佳


(资料图片)

“大龄程序员去哪儿了”,10月24日程序员节当天,这成为了社交媒体上最火的话题之一。根据澎湃新闻统计,在知乎、豆瓣上关于“大龄程序员”的369个有效提问里,大龄程序员的职场成长问题最受关注,一共有242个,占到2/3。

80后程序员王妄,现在就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2013年一毕业他就成为了一名程序员,写代码9年多。今年年初,他所在的大厂裁员,名单里虽然没有他,但这给他带来很大危机感。尽管他和妻子都是程序员,家庭年收入能达近百万,但面对着每月一万多元的房贷、孩子幼儿园每月8000多元的学费和一些日常花销,他担心随着两人年纪增大,未来一旦被裁员,将遇到年龄卡位难以找工作,高支出的生活也将难以持续。

“夫妻俩,一个继续做程序员,一个出来闯闯”,王妄决定要提前转型。今年他做过自媒体,不算顺利,费了好大力气只积攒了几千个粉丝,后来他转做销售,但快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开过一单。

这让原本和高薪绑定的程序员职业,又多了一丝悲情。

互联网行业员工年轻化,大龄程序员在职场中的占比的确偏少。根据CSDN发布的《2022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30岁-40岁程序员占比19%,40岁以上的程序员,占比仅为3%。

不过,这不意味着这个职业不再吃香。相比于其他行业,程序员依旧是高收入群体,高付出、高回报。只是,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大量新鲜血液涌入,让这个行业变成了劳动力密集型,相比于其他更成熟的行业,大龄程序员的职场危机来得更早,除了晋升为管理者,还没有太清晰的转型路径。

这也正是人们好奇的地方。如果不写代码了,大龄程序员们能转型去哪里?我们和几位大龄程序员聊了聊。

人到中年,不写代码了

王妄是最容易有危机感的那类中年程序员。他的尴尬在于,在一线写代码已久,没有做到管理层,但相比于年轻的程序员,经验优势也不大。

没离职前,他的title是高级程序员,他很清楚,这就是天花板了。

“这个行业是需要天赋的”,王妄说,在上家公司的领导,能做到过目不忘,他三天解决不了的代码问题,对方两个小时就搞定了。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成不了技术大牛。尽管这次没被裁员,他预感,自己也会在下次的裁员名单里,所以,他决定提前逼自己一把。

“如果我到40岁的时候再尝试转型,就力不从心了”,他说。

促使中年程序员转型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在高薪吸引下,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涌入了这个行业。根据面向开源的私有软件托管平台GitHub发布的《Octoverse2021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有755万程序员,排名全球第二,2020年这一人数是652万,一年时间就增长了103万人。

一位互联网大厂猎头向深燃表示,在目前互联网前沿技术的发展速度下,程序员得持续不断学习新技术。如果业务复杂程度不很高,一位工作几年的30岁程序员,和工作十年的35岁程序员,做出来的东西实际效果差不多,“中年程序员最好对标到阿里的P8,字节的3-1,否则很容易被大厂卡年龄,找工作难”。

年龄的压力让部分人被动转型,但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主动转型,原因是,这个职业工作强度太大了。

莉莉入职一家新公司做产品经理刚两周。作为80后,她做程序员已经10年了,她形容这10年的职场,过的是军事化管理的生活。

“程序员是很难摸鱼的”,她说。她所在的项目常采取“敏捷开发”的模式,即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分别完成。为了不落下进度,上班的时候,不会有时间和机会摸鱼;下班后,也要一直思考没有解决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连孩子讲话她都没有心思仔细听。由于IT技术革新快,空闲时间里,她也要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上。

她觉得,工作不应该占据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转型做Business Analyst(即业务分析师,在IT公司里,它的角色就是产品经理),是她结合自己的优势,做出的职业调整。

90后小林也这样规划着自己的职业道路。她是一名文科生,大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毕业后做过HR,但薪资太低,听说在培训机构学习后可以转程序员,她便学了半年,2017年如愿转行到程序员行业,工作5年后,虽然还没有到中年,已经做好了转行计划。

“加班很多,熬不动了”,她说。目前她待过三家公司,除了第一家,另两家公司都很忙,“不仅是同事卷,领导之间更卷,晚上都是9点半才下班”。

不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担心自己精力不够,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担心自己无法平衡家庭与工作。担心自己期望过高,无法得到很好的上升空间。担心自己失业,无法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一位中年程序员总结道。

转产品、当老师、去创业,有空间也有挑战

转型能去哪里?

这是很多中年程序员迷茫过的问题。一位职业辅导人士提到,他几乎不接收大龄程序员咨询者,一是因为很少人有从头开始的决心,二是因为程序员岗位技能固定,除了互联网行业,不具备通用性,很难迁移。

从深燃接触到的多名中年程序员来看,他们的转型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三条,一条是完全跨界,比如当培训老师、做销售等;一条是仍然留在互联网行业,结合自身职业积累,转型做产品或项目;还有一条是创业,一些吃到行业红利的程序员积攒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财富,有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每一条都有转型空间,但每一条都面临挑战。

王妄的转型之路属于第一类。现在,他的生活彻底变了。

以前在互联网大厂,不需要打卡,他早上11点到公司,午饭和晚饭都在公司吃,中午还能睡一会儿,到了晚上10点,也就是公司可以报销打车费的时间点,打车回家。工作时间虽然长,但不忙的时候,他能看看新闻、吃吃零食。

做销售后,他得早上8点到公司打卡,在正式上班前,还得跟着做一套“打鸡血”的动作,开动援会、唱励志歌、跳抓钱舞、喊口号“我行我行我最行”,他混在人群里,歌名不知道,歌词记不住,就跟着假装哼哼几句。然后就各回座位,开始给顾客打电话,一直到晚上8点下班。

“办公环境太差了”,王妄说,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人人一张桌子、一把人体工学椅,但现在,两个人挤一张桌子,椅子坐久了就难受。他是冲着高薪来的,他听说做得好可以一个月收入几十万,但让他感到焦虑的是,快两个月了,他还没有开一单。

“使不上劲,不知道怎么办”,做程序员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自己还可以学习,但是,做销售,“没有资源,即使学习也没有用,资源只能一点点去攒”。为了找客户,每天他只能在网上大海捞针,打电话,发私信,发帖子。

莉莉属于第二类,她不赞同跨行的转型,跨度太大,也发挥不了之前作为程序员的优势。

她的转型思路是,要把自己的硬技能和软技能结合。“程序员只解决具体问题,就像是生产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只管做,不用和业务方交流”,她觉得自己沟通能力不错,情商也还行,把多年积累的技术和产品沟通能力相结合,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也能避免在拥挤的程序员赛道卷。

做了两个星期业务分析师,她感觉自如又轻松。收入不比做程序员的时候低,最让她开心的是不用像程序员那样每天都要赶进度,这类产品经理的工作更有弹性,到下班时间问题还没有解决,大家会默认明天再讨论。

“懂技术的产品,还是吃香的”,小林也说,她观察了一下,身边的程序员要么转产品、要么转项目,转型成功的人不少。

创业的结果,则是因人而异。

今年37岁的老黄,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产品,一边做起了蚕丝被生意。

2010年一开始工作,他就进入了阿里巴巴,成为了一名程序员。2010年是行业更替的节点,PC互联网留下落日余晖,移动互联网开始崛起,一波大公司冒头,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最好的10年。在这10年,他升职加薪,最多的时候管理了小一百人的团队,薪资从最开始的月薪8000元,到年包上百万。薪资加房产、投资,总资产已经在1000万左右。

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后,2019年他主动从大厂离职,延续年轻时做产品的理想,攒了一个四五人的团队,开发了四款小而美的产品,包括日程管理软件、字典软件、IOS桌面美化软件、日记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依靠会员付费获得收入,但都不足以支撑员工的工资,“基本上都是亏本的”,老黄说,“如果我自己出去工作,年包大概在100万到200万之间。这账没法算,算的话,我就亏死了”。

另一个卖蚕丝被的业务,是因为他想试试没做过的领域。他和一个工厂谈合作时,意外聊得来,就索性入股成为了合伙人,负责品牌、产品、设计、营销。“这个生意,从做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不亏钱的”,老黄说,但做生意收入不稳定。他预估今年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左右。

他形容自己的现状是,“体力上是多打两份工的感觉,但精神上很满足,因为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有人已经离开,有人还往里挤

转行做销售后,王妄反倒感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甜头。

他承认自己吃上了互联网行业的红利。他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从北京回到老家,一个月挣4000元,还要还2000元的房贷,每个月能自由支配的钱很少。每次过年回老家聚餐,八九个人吃了五六百块钱,结账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往收银台凑,都是他主动掏钱请客,“其实八九个人花这个数字不算多,但对他们来说,那是很多钱了”。

但他还是充满焦虑和迷茫,“欲望养大了,就很难下来了”。做销售后,一个月拿9000元底薪,相比于之前近50万年薪,收入缩水了大半,为了增加收入,他又接了帮人做PPT的兼职,最近每天下班还要花1个小时学习做PPT,还能额外有一些收入。

“家里每个月固定支出3万元,每天一睁眼,一千块就没有了。要还房贷,要交学费”,他考虑过让孩子转到学费更低的公立幼儿园就读,但当他看到小区里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和外国人自如交流后,下不了这个决心。他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有能力,就能送他上国际学校了”。

财富如海水,喝得越多越渴。老黄有些理解不了这样的焦虑。

依靠过往在互联网行业的财富积累及投资收益,他希望用一种“站着挣钱”的方式让资产增值,等实现财务自由后,然后就去当出租车司机、给人理发,尝试各种新事物。每次身边有朋友抱怨说压力大,他总会说,“那你把手里的房子卖掉一套不就行了”,在他看来,一些程序员到中年,已经赚到了在其他行业很难赚到的钱,“这样的中年危机,都有欲望在作祟”。

虽然都有35岁焦虑,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和深燃交流的这些中年程序员都提到,不论转型成功与否,写代码仍旧是他们的退路。

快两个月没有开一单的王妄很迷茫,他给自己的时间是半年,半年后还没有起色,就回去做程序员。只不过要降低预期,接受薪资缩水。

90年出生的大牛,在成为程序员之前做过几年销售。和销售比起来,他更喜欢程序员这个职业,人到中年,他开始思考转型,计划开启自己的爱好去学画画,未来在网上接单。就算这个收入养不活自己,他也相信,还是能降低预期找到一份程序员工作。即便找不到,他相信做程序员这个职业培养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他在其他行业找到一席之地,程序员这个职业给了他底气。

尽管年纪不大,95后张嘉已经经历了从程序员到销售,再到程序员的转型。之所以做销售,也是因为做程序员加班严重,每天晚上12点钟下班,焦虑到晚上做梦都在写代码,转做销售后,他的业务还算顺利,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2万,差的时候一个月4000元,还很快就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但后来部门业绩下滑严重,他觉得压力大,就又转回了程序员行业。这次他好好挑了挑,新找的这家公司,薪资在行业里不算太高,但不再996,让他感觉到很幸福。

这段“回流”的经历,让他对这个职业改观了不少,“毕竟,工资还高”。

程序员的确依旧是高薪职业。根据近日拉勾网发布的《2022程序员群体职场洞察报告》,有77%的本科毕业生起薪超过1万元,远高于其他专业,而在年龄层上,大龄人士薪资更高,85前的程序员,月薪5万以上的,占比达33%,是各年龄层里比例最大的群体。

尽管有35岁职业焦虑,程序员依然是当下最受追捧的职业之一。这是近五年来高考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高校也在扩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普通本科批计算机类专业招生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已达36万人,相比2017年增长了38.4%。各大培训班也在向社会批量输送程序员,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向往着“转码”。

一面是高薪吸引下,仍旧有大把的年轻人涌入行业,一面是35岁焦虑,如果不能成为塔尖上的人,很容易被年轻人所替代。

只是,随着行业红利的消失,程序员的薪资也正从高速发展逐渐回归到常态里,跳槽一次,就涨薪一次的时代过去了。不论如何,中年程序员,到了调整心态,接受职业光环褪去的时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关键词: 担心自己 产品经理 其他行业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