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宝上线新功能,支持转账给微信好友”的传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
(资料图)
对此,钛媒体APP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这是支付宝内部为响应部分用户需求,于9月中旬推出的一项小范围测试服务。用户发起转账后,可通过这项服务在微信渠道通知好友接收转账。目前该服务仍在收集各方反馈和进一步完善阶段。”
“这个内测产品估计后面不会上线。”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所谓支付宝直接转账给微信好友,只是个误会。其具体流程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转微信好友”,设置金额、领取方式并成功支付后,可得到领取资金的二维码;
第二步,将二维码保存并发送给微信好友,提示对方用支付宝扫一扫领取;
第三步,如需了解领取状态,可在【我的】-【账单】中查看,24小时未领取的资金将自动退回原支付渠道。
显然,这并非支付宝转账给微信好友,而是通过微信告知好友这一消息,最终收付款渠道依然均为支付宝,收到的钱也在支付宝账户中。本质上,这项功能只是通知服务。
从这个角度看,支付宝的这一内测功能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无直接关联。
去年9月,工信部曾要求阿里、腾讯等不同App必须按标准解除“相互屏蔽外部链接”的屏障,保证信息“互联互通”。此后,互联网巨头之间确实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比如微信里可以打开淘宝商品链接,饿了么、优酷等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宝积分可以兑换腾讯视频会员等等。
目前的“互联互通”主要信息层面的交流,而涉及账户、资金的互联并不容易,也不被监管允许。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支付行业无法互联互通所说的更多指的是利用集团优势对支付场景的把控,比如用户购买小程序上的产品无法使用支付宝,或者无法通过码牌互扫,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使用不便,而不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不经过银行和清算机构直接账户互联,这样的情况本来就不是被允许的。
从监管要求来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要求,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
“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形成账户互通,一方面不通过清算组织就会回到断直连之前的老路上,无法实施可行性监管,另一方面,即使通过清算组织进行转接清算,银行又容易去中介化,不利于金融整体的稳定,参考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就是为了维护现有金融系统稳定。”王蓬博表示。
事实上,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确实在快速推进,巨头公司对支付场景的把控在逐步瓦解。
比如,微信支付与银联云闪付实现线下条码互认互扫,银联云闪付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京东也支持云闪付、微信支付等。2021年双十一,支付宝向银联云闪付开放了淘宝85%商铺。安装云闪付App的用户,在淘宝购物提交订单后,可在支付宝收银台选择“云闪付”支付。
监管也在鼓励支付平台开放支付接口。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表示,要聚焦公平竞争,推动平台企业有序开放支付接口,不能仅考虑某一家机构,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机构开放,严禁排他性、歧视性支付协议。
对此,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总裁余晨向钛媒体App表示,“支付的互联互通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用户体验角度看,用户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去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上支付、条码支付等领域已经向银联云闪付开放。近日央行也在推动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
不过,余晨也认为,支付的互联互通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平台之间端口没有完全开放、技术协调机制不足,收费和利润分配以及数据隐私保护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