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信博(688408.SH)发布了2022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37亿元,同比增长37.56%;净利润56.61万元,同比下降98.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33万元,同比下降103.36%。
(相关资料图)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2020年上市之初,中信博曾备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但上市不到两年,公司股价从最高的274.1元一路下跌至45.88元,尽管近期已反弹至100元左右,但股价仍处于历史低位。
造成中信博股价下跌的原因,无非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孱弱。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行业回调的双重压力下,中信博的盈利尚不明朗。
毛利率持续被压缩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博成立于2009年,2012年左右开始进入太阳能光伏支架行业,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伏支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
2015年公司进军海外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中信博在科创板上市。
据了解,光伏支架,就是电站中将光伏组件支撑并固定起来的钢制/铝制结构件。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光伏支架,一种是不可转动的固定支架,一种是可以追踪日光的跟踪支架。其中,跟踪支架相比固定支架而言,可以产生更高的发电量。而跟踪支架由于增加了电控部件及驱动部件,因此技术含量也更高。根据2021年年报,中信博的跟踪支架和固定支架分别占营收比例为49.44%和44.51%。
此前,由于光伏支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2%,因此,有媒体也将光伏支架比作是光伏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片蓝海”。
但事实上,以中信博为首的光伏支架龙头股的赚钱能力并不出色。比如,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就在财报中解释道:“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进一步深耕市场,产品销售增幅较大,但报告期钢材成本高于去年同期,导致营业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因而报告期内净利润下降。”
钛媒体APP发现,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只有11.70%,同比下降3.67个百分点,虽然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至13.97%,但整体毛利率仍然处于低位。
而造成公司毛利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原因之一,则是由于公司的主要产品——光伏支架的原材料占比过高。数据显示,中信博的原材料成本及镀锌成本合计占比超90%,一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
据悉,上半年,中信博的营业成本达到了12.7亿,同比增长43.89%。中信博对此解释称,主要是“钢材成本高于去年同期,导致营业成本上涨。”钛媒体APP了解到,从2021年至今,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钢材价格指数在2021年最高涨幅甚至达40.32%,因此,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中信博毛利率被严重压缩。
原因之二,则是公司将成本压力自行消化所致。
据了解,整个光伏行业一直“苦原材料上涨久矣”。因此,电站客户早已因硅料价格暴涨而焦头烂额,盈利能力已经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因此电站客户已经无法再容忍光伏支架涨价,同时也对成本更高的跟踪支架表现出抗拒。
于是,与光伏产业链中的组件和电池片环节类似,中信博只能将成本压力自行消化。因此,其跟踪支架与固定支架的毛利率早在2021年就双双暴跌,其中,跟踪支架的毛利率从25.38%下降至15.65%,而固定支架的价格则从15.27%下降至7.56%。
也就是说,中信博只能压低产品的议价空间来获取营收。财报中也证实了这点,在中报中,中信博称“公司执行中的阿联酋阿布扎比2.1GWAlDhafraPV2光伏电站项目,合同含税销售额约1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为公司在中东市场的标志性项目,为提升公司在中东市场的市占率及品牌影响力,该订单战略性牺牲了部分毛利。报告期内,阿布扎比项目确认收入5.49亿元,占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38.53%,对半年度整体毛利水平亦造成一定影响。”
研发费用有待提高
此前,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光伏支架中即便是生产难度更高的跟踪支架,其物理结构也仍然算不上复杂,因此在力学设计方面,各家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而这就造成了不同光伏支架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相当严重,而产品同质化又会进一步引起恶性的价格竞争。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光伏支架企业为了应对以上情况,往往会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而由于不同企业的设计方案是类似的,因此抢先申请专利者会具有非常大的先发优势,节奏慢一拍的企业想要绕过先发者的专利往往要付出非常大的研发精力。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博新增获授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5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36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272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及39项软件著作权。从专利数量来看,中信博在国内同业中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但钛媒体APP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只有5033.64万元,同比减少1.7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0%。对比2021年的5%有所下降。在18家光伏辅材公司中,中信博的研发费用支出处于中间位置,并不算突出。
而在内卷的光伏赛道,势必要持续保持技术更新,不断推出新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能不被行业所淘汰。从当前的形势看,目前国内的光伏支架龙头股只有中信博、爱康科技、天合光能。但目前,中国国内市场光伏支架市场渗透率尚不足20%,过往五年平均渗透率仅为10%左右,而2021年,全球跟踪支架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
因此,对于几家光伏支架企业来说,仍然具有较广的市场空间,只是在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以及行业的回调下,目前还尚未看见中信博的盈利拐点。(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