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每日热点:Web3.0的镰刀还能割多久?

时间:2022-07-30 08:55:1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螺旋实验室,作者丨Kinki,编辑丨坚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互联网的风向变化的太快,还没来得及当上一茬的韭菜,新一轮的镰刀就倏然而至。

去年大火的元宇宙概念,在今年的降温肉眼可见,“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在今年5月公布财报后,由于业绩不达预期,股价即下跌接近10%,如今距离历史高点已跌去将近60%。

而在国内,元宇宙相关概念股也陆续熄火,其中参与VR/AR智能硬件制造的“果链”代工大厂歌尔股份,其股价也较年初下跌近40%。

接过元宇宙大旗的,是另一个互联网概念Web3.0,从今年开始,与元宇宙有关的融资事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相反,Web3.0却越来越受大机构青睐。

据CB Insights数据显示,去年全球Web3.0相关领域的投资金额合计约为249亿美金,今年仅第一季度也达到了约92亿美金,Web3.0相关的投融资规模正在持续增加。

反击互联网巨头的“武器”?

“Web3.0将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类似的定义几乎在所有关于Web3.0的报道中都能看到,但最大的问题却是,媒体光抛出结论,却没有人来论证过程,到底Web3.0要如何改变世界?

早在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就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出了Web3.0的概念,他认为和Web1.0、2.0相比,在Web3.0下,用户对ID、内容、数据信息拥有自主权,用户的任何行为将不需要任何中间机构来帮助传递。

美国前货币监理所的代理所长Brian Brook对Web3.0给出的定义是“可读写,同时可拥有”。如果说1.0只能读信息,2.0可读写、书写信息,3.0则是可读、写,并拥有信息。

当下互联网正处于Web2.0时代,用户可以各大平台上自主地生产内容,即UGC(用户创造内容),而到了Web3.0的话,则会变成UGA(用户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份价值不再会被互联网巨头拿走,而是属于用户自己。

比如我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发表一条视频、分享一首原创音乐,平台会为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创作补贴或播放分成,但对比平台自身庞大的收入来看,创作者付出巨大时间、精力成本所获得的这点收入,便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

创作者所制作的内容丰富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但获益最大的却并非创作者本身,除此之外,随着平台规模逐渐壮大乃至形成垄断,用户还要遭受大数据杀熟、隐私滥用、诱导广告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Web3.0似乎可以成为我们反击互联网平台的武器,以“去中心化”为核心,我们在平台上所产生的内容都属于自己,甚至可以自由买卖,我们也不用再沦为互联网平台的“打工人”,但这是不是就真的意味着我们可以“当家做主”?

Web3.0如何走向现实

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商业化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平台作出了尝试。比如Mirror,一个Web3.0博主创作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撰写的内容,平台也允许用户将作品的特定“版权”出售给关注者。

还有Web 3.0众筹平台,去年11月,苏富比拍卖行准备拍卖《美国宪法》的初版印刷本,估价大概在2000万美元左右,一般来说,这种“天价藏品”一般人可是参与不了的。

但却有人在区块链上搞起了众筹,用户只要向这个组织捐钱,就能对应拿到一种名叫people的虚拟币,如果能成功拍下藏品的话,成员可以凭手中持有的people币来投票,决定这件文物去哪儿展览,门票如何收费,甚至参与分红。

而最为人熟知的商业模式,还有国内不少互联网巨头都有份参与的NFT(非同质化代币),如腾讯、阿里、网易、字节等均已推出了带有自己公司或产品印记的NFT,腾讯和阿里还分别上线了幻核APP和鲸探两大NFT交易平台。

此外,腾讯还和淡马锡、Mirae Asset等国际资本一起,投资了一家基于Web3.0技术的游戏初创公司Immutable 。

从这些动作来看,相较于一直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元宇宙来说,Web3.0在商业变现上的速度似乎更快,毕竟,元宇宙提出的“虚拟即现实”目前仍无法实现,大部分公司也只是通过介入诸如AR/VR设备来参与元宇宙概念。

但是,也有不少大佬认为,揭开高大上的外衣,Web3.0也仍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像上述提到的博客平台和众筹平台,除了将交易货币换成NFT之外,便似乎没有别的创新了。

特斯拉CEO马斯克便曾连发多条推特来表达他对互联网未来以及Web3的困惑,他更表示:“(Web3.0)不是真实的,更像是营销术语。”

前Twitter CEO 多尔西则直接抨击Web3.0,他表示:“加密用户并不拥有web3.0,风投和他们的有限合伙人才是拥有者,Web3.0不会脱离他们设定的激励机制。”

相较之下,机构则更看好Web3.0,高盛认为,在Web3.0框架下,互联网行业趋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今科技巨头的生存空间可能受到威胁。

而一直看好元宇宙的扎克伯格,则表示会继续看好Web3.0的前景,并称会致力于建构一个集结公链、钱包、去中心化交易、Web3.0等各层面于一体的跨链生态系统。

“真未来”还是“假骗局”

如此看来,科技大佬跟投资机构对Web3.0是各有各的想法,那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又该相信谁呢?

事实上,在Web3.0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盲目看好,或者直接看空,其实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将取决于你将采用哪种商业模式,通过Web3.0交易哪些东西,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

假如我们选择投机的话,则很可能会掉入被“割韭菜”的陷阱。就以NFT交易来说,“疯狂”了一年之后,NFT市场的泡沫似乎正在被戳破。

在NFT热度高涨的去年,虽然不少大厂均纷纷布局NFT市场,但为了贴合“数字收藏品”的监管要求,大厂旗下的NFT主要以收藏或者品牌宣传为主要目的,因此会极力限制藏品流转。

但不少看中商机的“淘金者”,却会通过一些不符合规则的小平台来交易NFT,据燃财经报道,某操盘手花了万元左右做了一款NFT交易小程序,再花200元买了一张图,流入交易市场后,这份数字藏品最终总计卖出了30万元。

但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这份只相当于一张JPG的藏品还能持续被交易下去吗?恐怕是难了。甚至于连交易平台也在考虑规避监管风险,此前就有传言称,腾讯或将裁撤旗下NFT交易平台“幻核APP”。

有用户表示,从今年7月开始,幻核APP发布的藏品从“秒空”到“2天都卖不完”,最后只能直接停售;还有用户表示,曾一度被炒到超2万元的iBox某款藏品,当前价格已回落到1000元,直接血亏是不少玩家的现状。

从投机的角度来看,NFT似乎涨不动了,一旦互联网巨头暂停NFT的二级交易,那么Web3.0还有未来吗?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将时间倒退20年,当时我们看待互联网平台,是不是也像现在我们看待Web3.0一样,不少人认为所谓的平台经济根本不可能持久,但现在来看,互联网经济却真切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

当Web3.0这个新概念能够走出币圈,走出炒作,甚至走出资本,谁又知道它会不会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呢?

去中心化、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的确都是当下最火热的概念,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之一,不必盲目看好或看空Web3.0,毕竟距离它真正地走到我们用户的面前还有不少的时间,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

关键词: 交易平台 财经报道 生态系统 不少玩家

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