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环球新资讯:康复师变服务员?引发行业5大变革3点思考

时间:2022-07-25 17:05:1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vb动脉网


(资料图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俗语除了鼓励人们在各自行业里努力奋斗之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即对自身所在行业的认同,对自身职业的认同,从业人员归属感的确立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康复医学领域,除了传统的医生、护士之外,负责患者康复治疗过程的康复治疗师也是重要角色。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岗位,之前却没有明确的职业分类。

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并没有针对康复治疗从业者的详细分类,只将他们归类于康复技师。在医疗行业“医、药、护、技”四大职业类别中,从属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康复从业者职业分类变化

而在最新发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稿中,有关康复从业人员最大的变动在于职业被细分为了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和呼吸治疗师三个职业。对康复从业人员来说,明确身份是件好事。

只是在大类别上,从过去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划为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在二级分类上,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被划为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呼吸治疗师被划为医疗辅助服务人员。

康复师由技术人员转变为服务人员!

这一改变在康复从业群体中引起了巨大反弹,只是情绪的表达无法替代理性的思考,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这个变动会对康复行业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个体的困局,行业的困境

康复需求与康复治疗供给的矛盾越来越大。

目前,康复人才匮乏是国内康复行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发展导致意外伤残、慢病患者的增加,康复服务需求增大。可人才缺口大,培养能力弱,是如今的现状。

国内高校康复相关专业,数据源自学信网、高三网

从上方表格可以看到,目前国内高校和康复相关的专业大致有10类,7个本科3个专科。其中只有一个是医学类,其余以理学为主。广泛的康复治疗师来源途径虽然可以填补康复人才的缺口,但同时也会带来专业性、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人员组成复杂,专业性不强,学历、综合素质仍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距。

在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要求转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毕业后攻读非康复专业研究生;这些常见现象都说明国内康复治疗师的培养面临很多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在于就业环境的影响。

据多个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全国康复治疗师的平均收入约为5000多元,但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等收入差异巨大。一线城市收入在6000~15000元之间;二线城市的康复治疗师月收入多在3000-6000元之间;而三、四线的部分康复治疗师收入则更低。

康复物理治疗从业人员月收入分布,数据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根据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年3期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康复治疗师的整体收入并不高,超过70%的从业人员月收入不足6000元。

收入水平低、收入差异大、事多活累钱少是学子们普遍的行业印象。

从行业的角度看,康复需求是实打实存在并且在逐年增加的。

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数量已达2.64亿人;残联统计的残疾人数达到3780.69万;同时,年分娩活产数1203.45万、国内总入院手术量达6663.74 万人次。这一堆数字背后的老年人群、慢病患者、残疾人群、产后人群、术后人群等,都意味着康复需求。

尽管康复需求一直在增长,但康复供给却一直没能跟上。

近几年,国家愈发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随着民营康复专科医院的崛起,本来可以给在公立体系中不受重视的康复治疗师们一个更大的舞台,可受限于技术水平,能够适应这个舞台的高能力人才并不多。

对以规模化运营为目标的民营康复医院,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此很多民营康复机构还需要自己投入做人才培养计划,如和睦家、三星医疗等。某种程度上来说,康复人才的缺失是制约康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之前,康复从业人员的愿景是将职业定位向医生靠拢,清晰发展路径,增加职业认同感。现在最新的职业分类大典不仅没有将相关职业划入医生类别,反而将之划入服务领域,这会对康复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新职业分类对康复行业的5大影响

跟引入特斯拉搅活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逻辑相同,新的职业分类可能会是搅动康复行业发展的那条鲇鱼。

01.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

近年来,趁着政策的东风,民营康复医院异军突起承接了神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细分康复业务,但总的来说,康复医院是一个重资产运营模式,从筹备到盈亏平衡需要5~8年左右的时间。

如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前后在各地布局了20多家康复医院,但开始投入运营的仅有10来家。康复行业的投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从需求端的角度来说,很多康复需求并不需要多么高级的康复治疗技术、设备,仅仅停留在较低的需求层面。

以都市白领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为例,这类康复需求从属性上看更偏向消费,以往并没有太多专业机构承接这类需求,而传统的推拿理疗对这些需求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政策将康复治疗师划归到服务人员,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会出现许多针对社区初级康复需求的小型康复机构。

这类机构用小而美的经营方式,针对当前社区的康复需求进行经营。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在对大众进行康复认知教育。

02.康复治疗师或迎来创业潮

如果在公立医疗体系里得不到认同,职业划分连技术人员也算不上,地位进一步边缘化。一些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可能会选择自己出来单干。

对于一大部分康复治疗师来说,公立医院体系和环境是吸引其入职的重要因素,尽管职业岗位不能和医生相提并论,职业发展路径也不够清晰,但康复业务发展长期向好,业内也一直有在改善康复从业人员地位的呼吁。

对从业者来说,属于诗和远方在望,可以暂时不顾当下的苟且。新的职业分类一旦实施,可能会让他们更多从经济角度考虑个人发展问题。

这类在公立医院工作过有经验有能力的康复治疗师,他们既和公立医院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能拉到部分客源,又懂得如何把病人的康复服务做好。他们可以招聘一些资质不那么高的康复治疗师或是应届毕业生,以小微企业的方式运作,这类小型康复机构很容易经营起来。

一旦有人把这条路走通了,会给在医院体系中的康复从业者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康复治疗师创业潮或将来临。

03.利好中医康复发展

这些年,国家支持中医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近期像上海、福建、重庆、山东和四川等地关于康复医疗的发文中,都有类似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增加基层中医康复服务供给的提法。再加上此次康复从业人员门槛的降低,中医在基层康复服务中或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之前中医的推拿、针灸等服务对于老年群体、慢病群体就有不小的吸引力。康复治疗师的创业,因为手续的因素大概率会以中医馆的模式开办。于成本角度而言,中医馆的投入相比专业康复机构更低,收益更有保障。

对于中医行业来说,除了传统的艾灸、针灸、刮痧、拔罐和牵引的康复服务外,可以通过补充更多康复专业人员,引入功能性训练、手法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等手段,进一步扩大康复适应症范围。

从需求端群众的角度来看,如果遍布社区的中医馆能提供更多项目的康复服务且收费合理,节省了跑医院的时间精力,再加上对中医更善调理的传统认知,群众也是乐于接受中医康复服务的。

04.康复机构发展路径分化

未来,康复机构会演变成专业康复和基层康复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对专业康复机构来说,他们主要的业务范围是重症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心脏康复、产后康复和儿童康复等。这类业务技术要求高,基层康复机构无法提供。

从业门槛的降低会利于基层康复服务的展开,让基层康复机构更容易生存。但受限于技术能力和成本投入,他们只能承接较为基础的康复需求,对于更专业的康复需求,他们无能为力。可基层康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分级诊疗的效果,患者的集中度变高,能让专业机构的康复资源服务于最需要的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重症康复康复业务的更加聚焦。专业康复机构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进一步提高。

对这类机构而言,重症康复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对人才技术能力的要求;规模化扩张的发展逻辑决定了人才需求的数量;相对公立医院康复科更高的薪酬水准又决定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新职业分类标准的实施会扩大机构的招收人才的范围,给机构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提升自身技术能力,适应机构发展需要,成长为业务骨干,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是之后从业者们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言蔽之,未来在专业康复领域,人才之间的竞争会愈加激烈。

05.规培业务的兴起

尽管很多康复治疗师在调侃自己熬医学生的夜,学医师的知识,考医技的试,最后喜提服务员称号,但从行业的角度看,目前高校培养出的康复专业学生并不好用。

对于康复治疗师来说,最核心的能力是能否独立评估病患状况并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执行康复计划、辅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只是基本要求,如果核心能力不足,无法在康复过程中评估病患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训练强度,极易造成纠纷事件,给机构带来麻烦。

康复治疗师培养路径

现有培养体系出来的学生,一大部分只能停留在执行层面,无法对康复治疗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虽然也有同济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通过了WCPT(世界物理治疗联盟)认证,将教育模式向国际看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但从占比来看还远远不够。

因此,很多机构选择自己开展规培业务。如清润学院联合和睦家医疗集团、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荷兰综合物理治疗协会,共同推出“康复治疗师规培计划”。目的是让毕业生从学生的角色顺利过渡到专业职场的角色。此外,还有许多运动康复机构也开设了培训业务,旨在解决行业人才问题。

不管是叫医技人员还是叫服务人员,对康复师的技术要求并没有变化。

如果应届毕业生还有意愿在康复行业奋斗,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规培本是康复机构为解决自身人才问题所设立的,并非当作增加营收的业务。未来,康复需求的增加肯定伴随着人才需求的增加,准入门槛的降低会使得更多群体加入其中,规培业务可能会在康复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成为决定康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静后的三点思考

如果新的职业分类只是正向促进行业发展,显然不会引发众多康复从业者的抵触,只是情绪上的发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找到核心矛盾,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首先是人才端的职业认同感。

目前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简单分为准入类的和水平评价类的。医生、律师这类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就属于准入类,此类认证含金量更高。而水平评价类的职业资格认证,更多着眼于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涉及公共利益较少,相对容易考取。

以肌骨康复为例,康复治疗师需要有扎实的解剖、神经、生理和康复专业知识,而一个推拿师只需要了解基本的人体肌肉构成就行,他们对于患者在肌骨康复过程中的掌控程度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康复和推拿之间的差别。

抛开“名分”不谈,核心矛盾在于职业分类调整后康复从业者该进行何种认证?准入类还是水平类?

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行业会有一定的准入壁垒,有壁垒的行业发展天花板更高,职业认同感更强烈,容易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如果是后者,那么康复人才的从业范畴和职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吸引高级人才。

昆明医科大学康复专业的主要课程,资料源于学校官网

从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康复专业的课程明显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划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情合理。如果学了这些难度堪比临床医学的课程,最后却只给一个服务人员的职业定位,于行业而言,极难建立职业认同感,吸引人才投身其中。

一个职业的吸引力和职业的性质有莫大关系,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它的吸引力会上升,而且职业晋升通道会更大,职业荣誉感也会更强。从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康复师的自我认同度还不及患者和科室同事的高。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职业分类不及医生带来的不自信。

康复从业者职业认同度调查,数据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职业分类调整的初衷是为了行业的发展,但调整的结果却让这一群体感到困惑。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配套政策的缺失,无法保障群体的合理权益。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合理的职业分类和配套政策的完善,都是保证人才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其次是如何平衡康复行业的广度和深度。

准入门槛的降低会让康复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能快速增加服务覆盖范围,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广度外还要深度。具体到康复行业,康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跟进,进而缩短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以美国康复治疗从业人员中占比较大的物理治疗师(PT)为例,尽管PT是属于技术人员而非医生,但自2005年后,在美国的培养体系中,物理治疗师是以博士项目(DPT)为主,人才水平得以保障。

此外,美国还规定PT从业后,每两年都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并修够一定的课程,以保证能跟上康复医学的发展,同步自身技术水平。正是有了这样高层次人才带头的从业人员梯队,才能保证美国庞大的社会康复体系的良性运转。

新的职业分类能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保证行业的研究深度,让康复行业健康发展吗?

在今年两会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就曾提议将传统的医、药、护、技4类职业,改为医、药、护、技、康5类职业,并赋予康复治疗师一定的非药物处方权。

这些建议的背后都是为了康复行业的健康发展,调整职业分类的目的,同样也是为行业正名、保行业发展、吸引人才加入。平衡行业广度和深度,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是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是供给端是否完全走市场化路线。

目前的抵触情绪都是基于康复行业继续依托于医疗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从业人员要想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必须加入医生群体才行。此次职业分类背后的逻辑,是否是鼓励康复行业大步走市场化路线的一个信号?一位从业者向动脉网说出了他的想法。

康复专业在医疗口内不受重视,从业人员压力大。让康复治疗师和医生去竞争,本身就很难。在医院体系内,临床医生的主导地位是无法动摇的,康复师在这样的体系里,无论是职业发展、职称评定、个人收入方面都没法同医生去争。因为标准早已定下,后来者很难获利。

如果将康复服务独立出来,市场化运营,走自己的职业路线,不受传统医疗体系的限制。对康复行业来说,会不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康复从业人员职业分类的调整,变相降低了从业门槛,康复服务的开展更加容易。让更多资本进入,让市场做出选择,汰弱留强。

以康复行业中细分赛道运动康复为例,它在医疗和体育之间更偏向体育,从经营的视角来说更偏向消费,不依靠医保,是一个纯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此次职业分类调整,在运动康复行业就没引起什么波澜。

“对运动康复行业而言,可能反而是一件好事,门槛的降低会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比如很多教练和运动员,他们有丰富的一线训练经验,如果经过培训掌握康复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将康复技术和训练经验相结合,功能训练和恢复效果会更有保障。”冉冉运动康复创始人冉令军向动脉网说到。

除了运动康复外,其余康复细分赛道还缺少脱离医疗体系,独立运作的客观条件。如果调整职业分类背后的逻辑在于让康复服务市场化,那么需要先创造出适合它生存发展的环境,无论是配套政策还是行业规则都需要慢慢完善。

总的来说,如果按新的职业分类执行,最受影响的群体是向往在公立医院体系发展的康复从业人员。

至于划分到服务类别,用一位从业者对动脉网说的话可以代表大多数从业者的心声:“名分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为什么要为之奋斗。为了满足行业需求,我可以持续学习,耗尽精力帮助患者康复,只因我是一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但如果我只是一位服务员,我为何要付出这么多呢?”

尽管从康复行业发展的角度,短期来看,分类的调整未必是件坏事。准入门槛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康复机构的数量,有了量变才会有行业的质变。但长此以往,行业能否有足够的人才积累可供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职业分类的调整引发的争议只是一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康复行业的配套政策还不够齐全,“名分”固然重要,完善的行业规则同样重要。

关键词: 康复治疗师 从业人员 康复服务 行业发展 技术人员

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