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天天时讯:有人为金曲买单,有人为神曲买单

时间:2022-07-23 15:49:0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阑夕,作者丨小满,编辑丨阑夕


(资料图)

2019年,周杰伦在法国巴黎开演唱会。

点歌环节,一位歌迷站起来说:“我老公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听杰伦唱《学猫叫》。”

为满足粉丝的心愿,周杰伦唱了几句《学猫叫》,他表示这是第一次在点歌环节唱别人的歌。

当演唱会的视频片段被发到网上,却直接引来了网友之间的激烈骂战。

微博上,有网友表示:“周杰伦唱《学猫叫》,简直是华语音乐的耻辱。”

上周,“预热”长达6年后,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如期上线。

虽然只有新专辑中只有六首“新歌”,但依然阻挡不住粉丝们的下单热情。

不到一天时间,《最伟大的作品》全网总销量破五百万张,总销售额突破1.5亿。

周杰伦的新专辑到底好听吗?

网上的评论褒贬不一。

有人说,确实很一般,比不上巅峰时期的作品。

有人说,已经很好了,即使不如以前,但至少现在的口水歌好多了。

在此前的直播中,周杰伦回应新专辑只有六首新歌时说:

“如果要凑到20首,那是不是要等到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我觉得,赶快有新歌曲等不及让大家听到。”

一张专辑,从作曲、作词、编曲,到录音、MV拍摄、宣发……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移动互联时代下放了音乐创作的门槛,越来越多的草根音乐人加入狂欢,但比起耗费心力地打造流行金曲,“神曲”逐渐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

比如,那首在周杰伦演唱会上被点唱的《学猫叫》。

据《学猫叫》的词曲作者陈峰介绍,当时写这首歌的时候只用了半个小时,“看到自己的猫突然跳到了桌上,突然灵感迸发,旋律和歌词就已经出来了。”

《学猫叫》的制作人杨俊龙曾对媒体透露,仅在音乐平台的商业合作,《学猫叫》就为他的公司直接带来了上千万的收入,还有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版权费用,“这个另外按照使用次数结算”。

01

后周杰伦的“神曲时代”,音乐创作的规则已经被彻底改写。

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回,只剩下情绪的狂欢、理想的撕裂,以及进步的反思。

传统唱片时代,新人歌手想出头,就要“打榜”“签唱会”“上通告”。

一张专辑十首歌,还要有两到三首精品主打歌,这样才能让受众的记忆点最大化。

现如今,原来两三首的主打歌变成了两三句的“主打词”,如果没法让受众在15秒内完成停留,这首歌的寿命也就会宣告结束。

短视频平台也取代了原先的电视广播节目,成为了“神曲”发行的必争之地。

比如,《学猫叫》之所以能够跻身神曲顶流,其实也离不开背后平台营销的助力。

2018年4月,《学猫叫》上线抖音的第一周内,只有两千多人用它做背景音乐,这预示着这首歌就要这么凉了。

“心里挺凄凉的”,制作人杨俊龙曾对此这首歌寄予厚望,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仍不甘心,在无法入睡的深夜里,他突然想到了“手势舞”。

第二天,他就找人设计了一个《学猫叫》手势舞模板,然后列出一张甜美系网红KOL的名单,总共有二十多个,最后明码出价让这些号主推广手势舞。

当网红们发出第一波《学猫叫》手势舞后,市场依旧反响平平,杨俊龙又找人把这些素材整理成一个个合集,再滚动传播一轮。

在这一轮的传播中,《学猫叫》火了。

那时候,抖音的用户群体还没有细致分化,很容易形成集体性的热点现象,如动辄上千万点赞的“温婉”“摆臀舞”等。

那些天里,《学猫叫》的原唱小潘潘打开抖音,就会被提醒音乐已经被使用了几百万次,“一直咔咔咔,手机感觉要爆了。”

在小潘潘的直播间里,也有人一次打赏30万礼物,只求让她唱一首《学猫叫》。

据杨俊龙回忆,自己当初曾找到千万粉丝的网红“代古拉”推广,但对方一开始要20万推广费,无奈只能作罢,而“斯外戈”则嫌歌曲幼稚,直接拒绝接单。

但不到一周后,随着《学猫叫》的爆红,这两位大网红都主动把视频拍了。

杨俊龙说:“一首普通歌曲要想在抖音上大火,而且生命力持久,没有营销,几乎不可能。”

在《学猫叫》诞生之前,抖音上的背景音乐多是老歌新编,混合电音摇滚的舞曲风格。

这首为抖音用户量身打造的《学猫叫》,也彻底改变了“神曲”的走向,动辄上千万的商业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神曲创作。

据统计,从2018年-2022年,抖音上共有13首歌曲使用达到了千万次以上,其中包括《学猫叫》《你笑起来真好看》《你的答案》《大风吹》《听我说谢谢你》等等。

好乐无荒公司曾推出过大量爆款神曲,如黄霄云的《星辰大海》、阿冗的《你的答案》、王赫野的《大风吹》等。

在好乐无荒的创始人陶诗看来:“我们算是行业最敢投钱的公司,行业的一些花钱纪录都是我们搞的。以《星辰大海》为例,这首歌在推广阶段15天花了200万元。”

和《学猫叫》一样,为了赋予歌曲更多的视觉特征,陶诗不仅将原歌词“像星辰散落大海”改为“像星辰守护大海”,还特别设计许多“守护场景”。

如医生守护健康、军人守护祖国、消防守护家园,他邀请各地的消防官兵账号联动,配上了“无畏火海,向你奔赴而来”的文案。短短几个月内,仅“消防版星辰大海”的话题,在抖音上产生了超过600万次播放。

从2019年开始,整个国内音乐市场都被短视频“神曲”搅动,有业内人士表示:

“一大堆资本和公司涌入进来,他们就是疯狂地做歌、疯狂地砸钱,那时候每一个人都很有野心,谁都觉得‘我上我也行’,当时营销的成本是每周都在上升,推歌的号是每周都在涨价。”

在这条产业链内,从购买音乐热搜榜,到请网红用BGM二次创作,再到制造话题、滚动营销,平均一首歌曲的营销费用要花费2-10万元左右。

但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即使砸进去了数十万做营销,也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大爆款”只能靠运气,没有可复制的逻辑和路径。

所以很多来办喜欢以数量取胜,在一次性投入100百首歌曲里,只有要其中两三首歌能够走红,获得的利益就能覆盖所有营销成本。

在《学猫叫》之后,杨俊龙还推出了《学狗叫》《学猪叫》《学土拨鼠叫》等,他将这一套全新打法,总结为短视频时代音乐创作模式: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再配合一波新鲜有趣的营销。”

02

云猫文化,一家坐落在北京百子湾的“神曲制作公司”。

在这里,24小时轮休上班,有实时舆论热点检测系统,一旦捕捉到热点词,从写歌到上线最快仅需要4个小时。

云猫文化的老板叫宋孟君,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科班出身。

在学校时,宋孟君就发过个人专辑,但投入市场后迅速沉寂,他记得那时候街头巷尾最火的歌是《爱情买卖》和《伤不起》。

2017年,手游《王者荣耀》突然爆红,宋孟君意外发现市场上还没有相关的主题歌曲,于是便自己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王者荣耀》,结果歌曲一经上线,就迅速获得了过亿的播放量。

宋孟君尝到了“蹭热点”的甜头,于是,他又迅速推出了《中国有吴亦凡》《嘻哈有中国》等此类歌曲。

屡出爆款的宋孟君也顺利获得融资,成立了云猫文化,专攻“神曲制造”。

2019年,宋孟君在接受采访时说:“光是在酷狗音乐的后台,去年我个人的歌曲播放量就达到了9.2亿,所有作品下载量已经达到了808万次。如果平均是两元下载一首歌曲的话,我个人总作品一年就创造了1600万的价值。”

在云猫文化,每位创作者年产量大概有100首歌,近乎三天就可以写一首歌,公司每天都会有新歌发行,总版权创收早已超过上千万。

抖音上,宋孟君的歌曲《失眠的夜》的播放量近30亿次,以量产取胜的宋孟君坚信一句话:“在这个行业就像打麻将,只要你不出局,愿学习够努力,早晚有一天会轮到你胡牌的。”

宋孟君未来的志向不止于此,他还想打造一套神曲生产的工业流水线,“有些擅长编曲、有些擅长写词、有些擅长制作、有的更擅长版权管理,在这个OA系统内,可以实现互相组装配合。”

除了宋孟君的云猫文化,还有许多的小型音乐公司,都在这两年转型短平快的神曲创作。

崔凯的公司设在在一栋居民楼里,手下有不到十个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搜集最新、最热的素材,然后进行全新的整理、创作:

“我们去拆解当下最火的歌歌词、编曲、音色,然后加一点自己的东西,听起来也会不太一样,一首歌就这样出来了,可能不到三个小时,类似于在生产车间工作那种感觉。”

每一个音乐工作者或许都曾怀揣梦想,但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大环境中,像崔凯这样的小公司只能以求生为主:

“这种音乐并不是用大众或者小众、好与不好、高级与不高级去衡量的,它就是一种商业价值的体现。”

除了自产自销的创作型公司,也聚拢资源的平台型公司,他们面向独立音乐人收歌,有合适的作品直接买断版权,单曲价格从1000-5000元不等。

赵英杰供职于一家收歌平台,每周都会收到四五百首demo,“但大多数都是完全没法听的歌曲,连基本的旋律都不顺。”

遇到新闻热点,他也主动在群里发布要求,比如情人节快到了,就鼓励作者创作“爱情、甜蜜,或者孤独、伤感”等情感类歌曲,最近的《梦华录》火了,“一大批古风歌曲又准备要上线了”。

“节奏感强的儿歌、情歌、古风,这是抖音上最容易火的三种类型”,赵英杰介绍说,“其实很多旋律和歌词都是从以前的作品里弄出来的,但只要听着顺耳就行,不需要创新。”

至于涉嫌“抄袭”的,“如果真的抄火了,就可以用版权的费用来和解,如果没有火,那也根本没人去追究了。”

03

在滚石音乐成立30年时,创始人段钟沂举办了一场“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

已经流散各处的80多位滚石系音乐人,包括周华健、伍佰、五月天、张震岳、任贤齐等同台演唱,共同怀念一个唱片公司的辉煌年代。

演唱会上,歌手赵传伤感地说,“我以为会老死在滚石,结果……”

段钟沂流着泪回应:“很抱歉没有让各位在滚石老去,让大伙离乡背井四方谋生。真的很抱歉,没有照顾好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唱片工业火热起步,90年代,唱片业达到辉煌的顶峰,宝丽金在1993年发行张学友的专辑《吻别》,创下了400多万张的销量纪录,直到数字时代才被打破。

段钟沂曾在采访中说: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唱片行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黄金行业,李宗盛、赵传的任何一张专辑在台湾就能卖100万张,更别说整个亚洲地区了。那时候的专辑还特别贵,差不多100元一张,卖100万张唱片就是1亿元,唱片公司拿3成,就是3000万元,歌手自己拿5%,能赚500万元。所以那个时代,写一首歌就能买辆奔驰的神话天天都有。”

1998年,韩国Sae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支持16/32/64M三种格式存储器,数字音乐正式登陆市场,唱片工业开始遭受巨大冲击。

事实上,真正属于唱片时代的辉煌很短暂,前后不过十余年,但却留下了无数的经典。

那时候,发一张唱片的时间长、成本高、机会少,所以每张专辑都会精心打磨词曲,不轻易迎合受众的情绪宣泄。

比如,五月天在1997年刚刚成团时,大家只能挤在吉他手怪兽的七平米卧室里练习,他们向各大唱片公司投送demo,最后幸运的得到了滚石老大哥李宗盛赏识。

筹备两年后,五月天的第一张创作专辑《疯狂世界》正式发行,收录了《疯狂世界》《志明与春娇》《拥抱》等作品,在市场上爆卖30万张。

独立音乐人崔龙阳从2003年开始学习吉他,2007年开始组建乐队,在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时常怀念过去的唱片时代:

“过去的歌曲社会责任感更强一些,关注人、现象、社会、心灵,再烂的歌,也有制作人在背后做质量保证。现在的歌哪怕是摇滚乐,也主要关注个人当下的体验,爽不爽,嗨不嗨,格局变小也变浅了。”

崔龙阳也给朋友写过神曲,赚过一笔快钱:“一天写4首,一个月写50首歌。当时还比较便宜,1000块钱一首,10天赚了4万块钱,但完全是毫无创造性、格式化地写,实在干不了,要吐了。”

技术载体的进步,必然会带来流行音乐生产方式的变化,但在今天的音乐环境中,我们无法再制造出下一个“周杰伦”。

唱片公司已经不复存在,流行音乐工业体系随之土崩瓦解,“神曲”正在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魔性的旋律快速占领市场。

即便如此,人们对于好音乐的需求依然存在,在那些脱离短视频的纯听觉环境里,耳朵和心灵也需要来自艺术的滋润。

所以,当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发行时,瞬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个AI算法时代,也并非好歌就完全没有市场。

如陈奕迅的《孤勇者》、莫文蔚的《这世界那么多人》、柳爽的《漠河舞厅》,都是凭借真正走心的词曲创作打动听众。

事实上,唱片时代的“烂歌”也很多,只是在时间的沉淀之后,记忆帮我们筛去了次品,留下了难忘和感动。

身处今天剧烈变化的社会进程中,人们一边拼命怀念崔健、周杰伦、罗大佑、孙燕姿的经典作品,一边又在短视频平台的神曲洗脑下欲罢不能。

有时候,人们怀念的不是金曲老歌,而是那个已经永远回不去的“节奏缓慢的年代”。

音乐就像海边的浪花,潮起潮又落,每当新的浪潮袭来,总会送来些什么,又带走些什么。

无论“金曲”还是“神曲”,亦是如此。

关键词: 流行音乐 疯狂世界 王者荣耀 背景音乐 好乐无荒

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