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三叶草生物打响国内Biotech瘦身第一枪

时间:2022-06-08 08:03:3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氨基观察

一年前,似乎再没有什么赛道比生物制药更性感,Biotech也成了当红炸子鸡。

不过,资本向来不会长情。

短短一年时间,生物制药赛道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从顶点坠入深渊,Biotech也随之从炸子鸡变称了小透明。

裁员、退市、卖身、破产成了Biotech最为惧怕,但又最有可能奔赴的未来。形势比人强。Biotech们开始放下幻想直面现实,用尽全身解数努力使得自己能够平稳度过这个寒冬。

国内Biotech中,三叶草生物率先行动起来,计划将全部资源集中于核心管线新冠疫苗,砍掉其他冗余的管线。

而这,或许将会成为未来众多Biotech的生存法则。毕竟,寒冬里捉襟见肘的不止三叶草生物一家。

对于它们来说,当下只能暂时放下诗和远方,专注于眼前的苟且。

三叶草:钱要花在刀刃上

三叶草生物决定用实际行动,贯彻“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一真理。

6月5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对外介绍了公司最新的发展规划,即,优先把所有资源配置给新冠疫苗这一项目,暂停目前的其他3个临床管线投资,减少非新冠项目和新项目的投入。

同时,公司计划贷款3亿美元用于未来新冠疫苗上市后的商业化运营。

对于做出这一规划的原因,三叶草生物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需要审慎评估开支,并探索可能的融资,以延长现金流。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钱不多了,所以要砍掉其他管线,把剩下的钱用在刀刃新冠疫苗上。

对于三叶草生物的这番举动,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截至2021年末,三叶草生物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8.35亿元,2021年度研发开支为18.26亿元。

虽然一代新冠疫苗临床已经完成,但尚未获批;如今二代广谱新冠疫苗刚进入一期临床阶段。

如果按照一代新冠疫苗的烧钱力度,三叶草生物很可能面临着产品还没能上市,钱先烧完的窘境。因此,当务之急是开源节流,这是其在生物制药寒冬中活下来的关键。

但目前来看,开源的可能性不大。三叶草生物的股价已经由上市时的13.38港元/股,跌去71.7%至3.78港元/股,公司市值由154.9亿港元跌到如今仅剩43.78亿港元。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资本市场再拿到融资,可能性不大。因而公司选择贷款研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贷款终究只能缓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款产品成功问世才能为三叶草持续造血,顺便刺激低迷的股价。

而在三叶草生物的管线中,最接近问世的也只有新冠疫苗了。因此,公司将重点放在新冠疫苗上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回到开源节流的策略上,既然开源短期无望,那么节流就是最为重要的。

研发费用是Biotech支出的大头,自然节流也要从研发先下手。新冠疫苗作为拳头产品,自然不能节流,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暂时先砍掉那些距离上市较远的“拖油瓶”项目。

虽然短期内,砍掉管线或许会使得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期望下降,但长期来看,这却是Biotech自救、活下去的最好办法。

节流将成为Biotech的常态,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三叶草生物的“断腕”举动,对于众多Biotech来说既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提示。三叶草生物的做法未必不会成为众多Biotech活下来的通则。毕竟,世道已经变了。

在过去几年中,受益于政策的利好,国内一大波Biotech踩中红利得以登陆资本市场。那时候市场极度热情,只要公司管线够宽,故事讲得够好,资金就如同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

那时候,谁也没有开源节流的意识,想得都是如何将故事讲得更好,将摊子铺得更大。但2021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生物制药都遭遇了寒冬,Biotech估值泥沙俱下,生物制药一二级市场均是一片萧条。

一级市场上,2021年中国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投融资数量创下了五年来新低。截至12月中旬,累计融资额只有451.57亿元。

二级市场上,破发成了港股18A的常态,从前打新股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结束。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上市的20只生物科技B新股中,便有15只首日破发,破发率达75%。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再从市场融到钱已经不容易了。

曾经被热捧的BIotech终于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自己也会有供血不足的一天。如今,捉襟见肘成了大部分Biotech的共同情况。

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40家港股18A中,迈博药业等公司的现金储备甚至无法继续满足1年的研发投入;

其余22家Biotech的现金储备连5年都“烧不起”。所以,不难猜测未来节流将成为众多Biotech的共同选择。

在美股,Biotech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2022年以来,美股Biotech裁员、砍掉管线的动作更早也更为频繁。

今年1月,专注于多功能抗体的Zymeworks,决定让50%高管离职,并在2022年底前至少裁员25%,以保持现金流的储备,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

4月,专注于CAR-T的蓝鸟生物,为了活下去,计划裁员30%,以使得现金流能够支撑到2023年。

而这,也仅仅只是众多Biotech自救的冰山一角。

还有许多曾经的明星Biotech,比如Kaleido、Gemini、Athenex等等,就是在持续亏损之中,无法进一步获得资本支持,迫于资金压力,只能选择裁员和收缩管线,以此来延长公司的“存活”时间。

看起来,在冬去春来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Biotech都面临着,一块钱要掰成两半花的相同窘境。

不断降低的预期

不管怎么说,对于闹“钱荒”的Biotech们,预期显然要变了。

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投资者自然更愿意为“风险”买单,为一些管线更大、看上去更有野心的Biotech下注,如果它们能够成功,也将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对于身处“牛市”中的Biotech来说,这不无可能。虽然Biotech的发展极其依赖现金流,但热钱汹涌,资金不用发愁。

毫不夸张地说,只有摊子铺得足够大,估值才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可以看到,过去几年,国内Biotech动辄数十条管线,招股书一页都装不下。

但如今,不断收紧的现金流以及已经关闭的融资窗口,无疑正中Biotech命门,也将改变它们的发展轨迹。

眼下,拥有庞杂管线的Biotech,产品距离上市遥遥无期,不仅“一文不值”,过多的管线反而只会成为Biotech的负担,让其还没有熬过这个寒冬,就先因为造血不足而死去。

这时候,投资者冲入这样的Biotech,那就不是冒险而是送死了。寒冬下,Biotech也必须做出选择,一些即便很有想象力,但过于遥远的管线,可能是时候被舍弃了。

这也意味着,Biotech瘦身的同时,还要不断降低预期。预期不断降低的同时,Biotech估值也会受到更大的压制,这可能导致需要继续做选择题,进一步降低预期。

牛市的双轮驱动,在熊市下则变成了“恶性循环”。

相比之下,大药企则恰恰相反,充足的现金流使得大药企无需担心生死。相反,生物制药寒冬往往被视作大药企的捡漏时刻。在Biotech普遍估值偏低的情况下,大药企往往能以最优惠的价格拿到,具有重磅潜力的管线。

虽然大药企业绩很难突然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整体来说,大药企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强、更稳健。而这些恰恰是在生物制药寒冬之下,投资者最需要的。

因而,大药企也就成为了不少投资者避风港湾,股价也走出与Biotech完全相反的情况。

在不断降低的预期之下,小药企与大药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可能会愈演愈烈。

关键词: 生物制药 资本市场 开源节流 现金储备 捉襟见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