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张羽岐 杨燕,编辑 | 杨燕,制图 | 李紫雅
经济环境这湖“春江水”究竟是暖是寒?
从今天的大盘走势来看,A股可能是知道点别人不知道的消息。
周末两天,关于北京疫情的消息开始以几何级增长的速度蔓延,囤菜,核酸,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量和越来越多的封控区域.....
这种前提下,大盘今日几番挣扎下“梦回从前”,跌到和14年前相似的点位,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图说大盘/来源:沪上十三少
很多人又一次见证A股历史。
截至收盘,沪指失守3000点,超过4400只个股下跌,超180只个股跌停,一直被视为抗风险、长周期的医药板块同样展露颓势,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中药等多个板块同时下跌。
有“药茅”之称的恒瑞医药(600276.SH)今日同样在跌停之列,前复权后从最高点97.16元/股跌至29.7元/股,市值缩减近七成,引得市场唏嘘不已。
疫情之下,新冠概念股才是最大的赢家。尤其是在近一个月的上海疫情之后,市场对于新冠口服药的热情不断高涨,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线下场景的实际应用,都需要一些好消息来振奋人心。
囤菜不是长久之计,还在排队中的新冠口服药“预备军”们,已经走了多远,又有谁会在风雨欲来的疫情下拔得头筹?
01 “三国”争霸,亮剑新冠?
中国市场上,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还是只有辉瑞(PFE.US)旗下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全球领域内,默沙东旗下的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新冠口服药“明星”选手。
2022年2月,经国家药监局应急审评审批,Paxlovid的进口注册被附条件批准。随后,这款药物出现在新冠第九版诊疗方案中,并在第一时间被投入到吉林和上海一线使用。
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周五表示,辉瑞开发的新冠药物Paxlovid将在2022年实现236亿美元的收入,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治疗药物之一。
Paxlovid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医院使用,某ICU医生曾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Paxlovid使用者通常高龄、多脏器衰竭,但使用Paxlovid一周左右往往核酸转阴,几乎没有进一步恶化,安全性、有效性很好。
国内同样有不少于10家企业正发力这一赛道,但辉瑞之后,尚无上市者。
不过,辉瑞并不是一款新药,而是“老药新用”,国内新冠口服药进度较为靠前的开拓药业-B(09939.HK)和真实生物跟辉瑞情况类似,同样是“老药新用”。
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提及,真实生物旗下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原用于治疗艾滋病)目前结果比较乐观,患者口服3-4天核酸转阴,平均用药时间6-7天,平均9天出院。
有意思的是,真实生物在其随后的电话会议中却表示,阿兹夫定三期临床的数据全貌并非如蒋院士所言,3-4天核酸转阴只是小规模的真实世界数据情况。
“老药新用”的不止一家,但失败者居多。早前,HIV药物克力芝也在新冠感染早期阶段一度脱销,但事后证明“老药无效”。
和数据表现良好的阿兹夫定相似,开拓药业旗下的普克鲁胺(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也是个幸运儿。
2021年12月27日,开拓药业(00039.HK)曾发布三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并不理想,受结果影响,公司股价一度跌超80%。
短短三月,开拓药业局势“反转”。4月6日,该公司公告称普克鲁胺“在伴有高风险因素的受试者中(特别是中高年龄者),能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在多个受试组中,普克鲁胺(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相应保护率为100%”,开拓药业当日股价截至收盘上涨106.37%,交易额达23.75亿港元。
4月19日,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信息披露,君实生物旗下新冠口服药(VV116)登记了一项和辉瑞Paxlovid对比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III临床研究,即业内人士俗称的头对头实验。
样本量共480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0人,研究实施地点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亲自担任研究负责人。
这也是去年7月2日CDE临床新规之后,首个敢于与MNC(跨国大药企)做头对头试验的新冠口服药。业内普遍认为,这反映出君实的技术底气。
在业内人士刘超看来,对新冠口服药这种战略型产品来说,在辉瑞Paxlovid引入中国市场后,相应地,国内审批至少会再批准3家新冠口服药。
02 蛋糕很大,3:1才有竞争优势。
从研发进度上来看,开拓药业、真实生物、君实生物(01877.HK)正是新冠口服药的第一梯队预备军。
也有投资人表示比较看好君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VV116),尽管其并不是当下进度排第一的,但对医药产品来说,快从来不是第一位,疗效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疫苗专家陶黎纳也曾表示,一款医药产品是否有效,临床试验是关键。一如辉瑞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当患者在3天内服用Paxlovid,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可降低89%,5天内可降低88%。
因此,对国内多款新冠口服药来说,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才是拔得头筹的关键。
如果说,疫苗是新冠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特效药就是这场“抗疫“持久战的中坚力量。
暴风雨欲来,在这场已经播报的“天气”预警中,不会缺少特效药的身影,不过,谁会成为第一个登场的主角呢?
【文中刘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