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1-2月经济数据被高估?用平均增速能修正吗?

时间:2022-03-19 09:14:18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看懂经济,作者 | 应习文

周二统计局公布了1-2月份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均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如何剔除基数效应呢?仿照去年采用两年平均增速的做法,一些学者提出可以用三年平均增速来测算。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可以采用季调环比来辅助参考。那么,三年平均增速是个好指标吗?

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类似于“思想实验”性质的简单模型,从而来探讨两年平均增速和三年平均增速是否会低估真实的数据。通过设定一些与中国实际经济情况较类似的参数,测算结果表明,两年平均增速和三年平均增速对于GDP的低估效应略小于0.1个百分点。因此,考虑到这两个指标计算的便利性(而不用另建复杂的结构模型),他们依旧是良好的参考指标。

01 如何理解两年平均增速

为了把上面图中的问题想清楚,让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经济体开始。

假设有一个封闭式经济体,大家可以想象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的第0年,一切岁月静好,勤劳的人民通过各种劳动生产活动,产出了100元GDP(我们这里用100标准化这个国家的产出,具体数字是不重要的)

这100元的GDP里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生活资料”,通俗说就是面包之类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消费,用完了就消失了。这个部分价值是60元。

第二个部分是消耗性生产资料,也就是用于扩大下一年再生产的原料,比如一部分大米,生产出来后不用来吃,而是作为下一年耕种的种子。这个部分的价值是20元。

第三个部分是生产设备,与第二部分一样,也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但是并不会被消耗掉,是一种耐用品,比如用于种田的锄头。在这个简单模型里,我们先不考虑折旧问题。假设这个部分的价值也是20元。

我们把这个国家GDP组成的三个部分写成比例,就是这个国家的GDP结构:6:2:2。

此外,再假设这个国家还继承了上一年留下的现有生产设备,假设这些设备的价值是400元。

下面我们看下这个国家第0年的整体情况:

下面进入第1年,假设这个国家继续岁月静好,人们辛勤劳作,经过这一年,人们欣喜的发现这个国家的GDP增长了5%,而且GDP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不变,依旧是6:2:2。这样我们就有下表:

我们发现在整体经济增长了5%之后,GDP变为了105元,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新增生产设备分别变成了63、21、21元,也都增长了5%,然后上一年继承下来的生产设备,需要加上第0年新增的20,于是变成了400+20=420,恰好增长率也是5%。

这里我们可以计算一个比值,就是用105元GDP去除以投入的20元生产资料,得到5.25。就是说假设劳动力和设备都是充分够用的情况下,每投入1元的生产资料,就可以产出5.25元的GDP。这个比值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

下面,我们就假设这个充满国运的国家,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岁月静好,这样第2年、第3年、第4年,一直到第N年,每年GDP都增长5%,列表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经济结构一直保持6:2:2,非常稳定。GDP以及各组成部分,还有每年累积的生产设备存量,都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同时,生产资料的利用率一直都很稳定,只要投入1元的耗材,当年就能产出5.25元的GDP。自然而然地,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国家的“潜在增长率”是5%。

这个简单的模型,我们把她称为“稳态”,经济学里面比较喜欢用“Benchmark”来形容它,字面意思大概是“基准”。

有了稳态或者基准,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些冲击去“调戏”她,看看这个经济体会怎么运行,当然这是经济学常用的套路。

下面我们开始有趣的思想实验。

假设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代号1),这个国家第1年的时候,有点“水逆”,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不过这个国家的人民很勇敢,也很有智慧,英勇地和疫情作斗争,在一年内就消灭了这场疫情。不过代价是经济受到了影响,假设第1年的经济增长,从5%跌落到了2%。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就变成了下表:

现在的问题是,疫情的下一年,也就是第2年,这个国家如果回到完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所有经济活动,一切如初,那么该怎么增长?

我们先假设这个国家在第2年的GDP,和处在没有疫情的初始平行宇宙的第2年完全一致,就好像疫情从来没发生过一样,也就是第2年的GDP产出是110.25元,GDP结构依旧6:2:2。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我们发现,如果要第2年经济100%恢复到完全没有疫情的情况,那么第2年的GDP增速需要高达8.09%。这样,其实经济“几乎”又回到了我们的“稳态”上来,可以看到第3年、第4年的运行,将继续保持5%的增长,与没有疫情的平行宇宙非常接近(除了积累的设备略微变少了以外,毕竟第1年积累的设备少了一丢丢)。

这时,我们如果计算第1年和第2年的两年平均增速,可以发现,2%和8.09%的几何平均,恰好是潜在增长率5%。

所以这就可以帮助理解两年平均增速的含义,通俗来说,如果我们要求在疫情的下一年,两年平均增速能够恢复到稳态路径下原有的潜在增长率,就是相当于在有疫情的平行宇宙中,当疫情过去后,整个国家的状态与没有疫情的平行宇宙的状态“几乎”重合!

回到现实中来,假设这几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是5.5%不变,而2020年因为疫情实现了2.2%的增长,那么假设如果2021年实现了8.9%的增长,两年平均增速就恰好是5.5%了。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我们可以说,中国在2021年就实现了“如同没有发生疫情情况下的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在2021年中国应该实现的增长”。

从直观感觉上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用两年平均增速去和潜在增速作比较,是一件“非常严苛”的事情。或者换一种角度理解,两年平均增速其实是一个很严格的指标,容易“低估”经济增长。

为什么说我们的经济体不会回到到原有的平行时空中呢?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上,大家可以发现在第2年,消耗性资料的利用率不再是5.25,而是5.404,在整个经济体完好如初如疫情之前的假设下,凭什么消耗性资料的利用率就提高了呢?所以下面我们假设另一个情况,就是第2年疫情过去后,所有经济体情况恢复到原有状态,消耗性资料的利用率不变(平行宇宙2号),具体测算如下:

我们发现,如果保持消耗性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在5.25不变,那么其实第2年经济增长会回到5%,之后每年也依旧以5%的速度增长。这种情况,简单理解就是疫情在第2年冲击经济体后,之后几年经济体回到完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继续保持5%的增长,就好像疫情没发生过一样,但也不出现经济增速的反弹。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第2年的负向冲击,使得之后几年的经济总量,永久性的比“没有疫情的初始平行宇宙”少了一块。

这种假设,第1和第2年的经济增速分别是2%和5%,两年平均增速只有3.5%,显得很低。

回到现实中来,大家知道202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8.1%的增长,因此事实证明以上的这种假设也是不合理的,真实的经济显然不是这样运行的。

那么真实的经济究竟应该如何运行呢?

我们再假设一种平行宇宙(代号3):在第1年,我们发现,由于疫情造成GDP增长率降到2%,因此这个国家生产了102元的GDP。但是,如果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保持在5.25水平的话,其实102元的GDP并没有把上一年20元的生产资料都用完,而是仅仅用了102/5.25=19.43元的生产资料,因此,人们其实会把剩下的0.57元生产资料放入库存,以备疫情结束后的第2年来加大生产。

那么到了第2年,其实生产资料会增多0.57元,如果全部投入生产的话,可以多产出3元的GDP,其实就是“疫情期间积压起来没完成的生产任务在疫情过后补上”。这样的话,与2号平行宇宙相比,第2年的GDP就由107.1元增加3元到了110.1元,对应的GDP增速提升到了7.94%。具体见下表:

上面的表格中,第0年的生产资料,有0.57放入库存中而没有参与疫情年的生产,故标记“(-0.57)”,而在第2年的生产中会重新利用起来,故标记“(+0.57)”。经过这种调整,消耗性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就始终在5.25。

这时候,我们可以计算第1年和第2年的两年平均增速,得到4.93%,比潜在增速低了0.07个百分点。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情况下的两年平均增速,看似低于潜在增速,但其实经济已经回到了5%潜在增速应有的水平。因为消耗性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一直在5.25,而劳动力和设备我们也假设一直都是能满足生产要求的。

通过上面的“思想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利用两年平均增速来衡量疫情后一年的增长情况,是比较“严苛”的,如果两年平均增速回到潜在增长率,相当于经济回到了疫情从未发生过的相同年份几乎该有的样子,这是非常难的。在更合理的情况下,假设疫情结束后的下一年,经济确实出现反弹,而反弹动力来自于“上一年积压生产任务和需求的释放”,即使这种反弹达到了潜在增长情况下应该具备的效率,此时计算出的两年平均增速仍是略低于潜在增速的。

02 如何理解三年平均增速

如果理解了两年平均增速,那么三年平均增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我们假设一个新的平行宇宙(代号4),这个国家在第1年发生了疫情,实现了2%的GDP增长。在第2年,疫情并没有完全消除,相比原本应该实现7.94%的增长(见3号平行宇宙),实际只实现了7%的增长。那么,如果第1、2、3年的三年平均增速能够实现5%的潜在增速,第3年需要增长多少呢?具体看下表:

类似于两年平均增速的情况,我们发现如果要求“第三年的平均增速达到潜在增速5%”,相当于要求国家恢复到“完全没有疫情的初始平行时空中对应年份经济应该有的表现”,这其实需要第3年GDP实现6.07%的增长,这种要求依旧是“严苛”的。

如果我们用两年平均增速下的合理情况(3号平行宇宙)思路计算(即考虑生产资料保存起来用于疫情后加大生产),采用类似的计算如下:

可以看到,在第1年疫情期间,有0.57元的生产资料未投入生产,造成GDP减速至2%,在第2年中,理应增加0.57元的生产资料投入,但由于疫情尚未消失,仅增加了0.39元的投入,最终使经济增长反弹至7%。随后在第3年,经济再补充增加0.18元的生产资料投入,使得经济增速抬升至5.88%。最终,第1、2、3年的三年平均增速为未4.94%,比5%的潜在水平略低。

结论就是,尽管经济增长已经到达了潜在增速下应有的效率,但三年平均增速显示的结果是4.94%,略低于潜在增速,表明三年平均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一样,存在一定的低估作用。当然,如果考虑到两年和三年平均增速计算的简便性来说,它们依旧是非常好用的指标。

最后,相比于去年同期统计局使用两年平均增速来解释经济数据,为何今年没有使用三年平均增速这个概念呢?

我们觉得可能出于三方面原因:

1. 去年同期基数效应太大,如果不用两年平均增速进行修正的话会引起对大众的误导,而今年基数效应虽然还有,但是比去年小,因此必要性下降。

2. 与两年平均增速相比,三年平均增速的内在含义,需要更抽象的理解,可能社会接受度不高。

3. 从去年全年的两年平均增速走势看,今年的基数效应肯定是逐月降低的,到下半年就基本可以忽略基数效应,而直接采用同比数据了。

关键词: 生产资料 经济增长 生产设备 的情况下 下面我们

返回顶部